人在江湖,不是你利用我,便是我利用你。懂得利用的人,是贏家,而不懂得利用的人,終究是落寞者。 説到“利用”這個詞,其實我們是很熟悉的。因為我們這一生,都在傻傻地“被人利用”着。 有些時候,當我們被人利用完之後,還在傻傻地幫別人數錢。也許,這就是我們常説的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。 我們這一生,其實都處在“棋盤”當中。我們既是棋盤上的棋子,也是下棋的人。這兩者身份的同時正在,就證明我們既是被利用者,也是利用者。 當我們身上有別人需要的價值時,我們就成為別人眼中的物品了。他們利用你,有可能你還不知道。 當別人身上有我們需要的價值時,對方也就會成為我們所針對的目標。而我們,也會不留餘力地利用他們,實現我們的目的和想法。 曾有人説過:“這世間所有悲劇的源頭,不在於悲劇的本身,而在於人。人的存在,就是一個相互利用的過程而已。” 可以這麼説,生活的不幸,生活的悲劇,完全源於我們傻傻地被人利用。 利用,是人與人之間的現實曾有這樣的一個故事。 有一對親兄弟,他們關係特別好,小時候都是穿同一條褲子長大的。可是,當他們成家立業後,一切也就變了。 二弟是一個較為老實巴交的人,很容易相信別人,也很容易被人欺騙。但是,他想不到的是,連自己的大哥也欺騙他。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。大哥有一次很缺錢,但他不想出去借,那麼他就把目光轉移到自己的弟弟身上。 因為弟弟有父母留下來的一塊田地,所以大哥跟他説,能否把這塊田地轉給自己,幫他應對完這一次的困難後,再留給弟弟的孩子。 弟弟聽到之後,雖然説不想轉的。但是,到最後還是答應了大哥的請求。 大哥在得到了弟弟的田地後,不僅將之前的承諾拋諸腦後,更獲得了一大筆的租金和收益。後來,他乾脆就不想還了。 可在弟弟面前,他説自己越過越不好了,連地都賣給別人了,便涕淚相流。弟弟聽到後,其實自己也很後悔,可看到對方是大哥,也就算了。 過了好多年之後,弟弟才得知這件事。可知道之後,也已經晚了。因為當時他就跟大哥説過,既然賣給別人了,就不用再還了。 在生活中,連親兄弟也會相互算計,相互利用,何談是其它的外人呢?利用,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現實。 這世間的悲劇,都源於你“被人利用”利用是一種常態,但我們有一點是要明白的,那就是有些時候,我們就該在一定的程度上,抵制被人利用。 新人小王剛來到單位不久,他還是一個基層的員工。可是,有一次他的直屬上司出現了錯誤,上司便想讓他來承擔。 而上司是這麼跟小王説的,小王,我知道你的能力還是不錯的,所以我希望你能夠接下這個攤子,然後我們一同解決它。在這個項目之後,我會升你職的。 不知道小王是經歷不夠,還是不敢反抗,他還是接下了這個任務。 可到最後,到底出現了什麼情況,其實我們也能猜到。那就是小王直接被單位開除了,而他卻不知道自己為何會遭此大禍。 人,在某些程度上,終究只是別人的替罪羊而已。這樣的事兒,在社會上我們見得多了。可是,我們到底能否避免呢? 其實,就拿上述的小王來説,他如果拒絕,他的直屬上司會針對他,算計他。而他接受了,下場就是被人辭退。 這兩者,都是不好的結果。也就是説,你永遠都在被人利用。選擇前者,你被單位利用。而選擇後者,你被上司利用。 一句話説來,這世間的悲劇,都源於我們被人利用,卻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。 人,還是得精明一點有些利用,那是在所難免的。但是,有些利用,我們是可以躲開的。 就拿借錢這件事來説,你的親戚或者你的朋友來找你借錢,你該怎麼辦呢? 是在別人的威逼利誘下借給對方,還是堅守自己的原則,堅決不借呢?這個問題,其實就是一個選擇性的兩難問題。 你説借給對方吧,有可能對方會成為老賴,拖着不還。可如果你不借吧,別人又會説你沒有情分,沒有人情味。 對於這樣的情況,我們最好的做法,便是要權衡利弊之後選擇損失最小的一方。 不借錢,也許會讓別人暫時難堪,可終究只是暫時而已。而如果你借錢給對方了,那你就是在用錢財來培養永久的仇人,這就得不償失了。 做人,還是要精明一點。 何為精明?不是説事事都非得錙銖必較,而是説我們要有所取捨,在這方面選擇一個平衡點,然後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。 與其被外人利用,不如被自己利用。因為別人利用你,只是為了榨取你的價值。而你自己利用自己,則是為了自己好,為了自己能夠越過越幸福。 文/舒山有鹿 |
|